轉載自@書香天府全民閱讀
各位來賓:
很高興參加本屆文博會數字出版論壇。我代表中宣部出版局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偉大歷程,70年不懈奮斗,70年成就輝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70年來,出版業與時代同行,取得巨大成就。數字出版作為出版與數字技術、網絡技術融合的產物,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產業領域最具活力的板塊之一。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數字出版發展提供了根本指導和遵循。過去的7年,是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最快、成果最顯著的時期。
本屆文博會特別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數字出版成果展”,充分展示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出版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斐然成就。本屆論壇以“聚能融合,聚力創新”為主題,很好地反映了出版業發展新趨勢,彰顯了新時代對數字出版的新要求。在這里,我對為此次文博會數字出版展示交易會和論壇籌備做了大量工作的廣東省、深圳市有關部門、單位和企業,表示衷心感謝。下面,借此機會,我就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要求,堅持守正創新,推進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向縱深發展,談三點意見,與大家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互聯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強調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強調要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本屆文博會集中展現了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園區)在推動出版與科技融合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展現了數字出版產業蓬勃興旺的發展態勢。同時,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出版融合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期,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從“相加”到真正完全“相融”還有不小距離。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論述,充分認識出版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充分認識在我國出版業由大變強、由并跑到領跑的進程中數字出版承擔的重要責任,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切實增強做好數字出版、融合發展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自覺性堅定性,做到四個堅持。
數字出版作為一種受眾廣泛、社會影響力很強的新興文化業態,不管產品形態、服務模式如何變化,傳播樣式怎樣創新,都必須把堅持正確導向作為第一位的要求,始終聚焦優質內容生產傳播,不能偏離出版內核和文化傳承的使命。無論是開展數字化業務的傳統出版單位,還是新興出版企業,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讓積極健康的數字出版內容充盈網絡空間。要秉持高尚的文化情懷和價值追求,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向人民奉獻更加豐富、更加優質的數字出版產品和服務。
內容資源是數字出版企業的關鍵資源和核心競爭力,經過多年發展,傳統出版單位積累了海量優質內容,新興網絡出版企業也匯聚了大量優質內容。要加快傳統出版資源的數字化,對線下已經出版的優秀出版物,加大數字化制作加工和網絡傳播力度。積極推動網絡原創內容的創作生產傳播,把提高作品的內容品質和思想內涵作為緊要任務,不斷推出主題鮮明、導向正確、質量上乘的原創數字出版精品。鼓勵出版單位與網絡出版傳播平臺加強合作,完善內容版權相互授權模式,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要加強分類指導,促進大眾出版、教育出版、專業出版、少兒出版等不同類型內容資源整合,研發定制差異化內容產品與服務,實現內容精準化推送傳播。
數字出版具有鮮明的技術特性,信息科技的每一次重要突破,都助推數字出版向前發展甚至跨越。要緊跟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始終保持對技術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以技術更新業態,以技術豐富產品與服務,以技術促進融合。密切跟蹤、深刻洞察市場需求,把握有聲讀物、知識服務、在線教育、專業內容資源庫等行業新熱點,運用各種先進適用技術,開拓融合發展新思路,創新產品功能與體驗,打造內容增值新空間。5G將深刻影響和變革內容組織生產方式和輿論傳播格局,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結合,將極大拓展數字出版的應用空間和場景,有力助推數字出版產業形態升級、市場價值提升。要緊密跟蹤、積極擁抱5G時代帶來的產業變革新機遇,把信息技術創新的后發優勢、技術應用的領先優勢和大市場優勢轉化為數字出版的發展優勢,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在數字出版領域加快實現對國際先進水平的趕超。
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牢固樹立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一體化發展的工作思路。把出版融合發展當作“一把手”工程進行安排,加強協調統籌、組織謀劃,在運營架構、編輯加工、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建立起有利于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集中資源力量深入推進。順應全媒體格局下內容生產傳播的需要,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促進各種出版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有效破除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相互分割的局面,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真正實現從“相加”邁向“相融”。
本屆文博會,包括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基地、音樂產業基地和網絡動漫游戲產業基地在內的全國出版產業基地(園區)集體亮相。據初步測算,2018年全國數字出版營業收入有望突破8000億元,出版產業基地(園區)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14家國家數字出版產業基地(園區)收入規模超過數字出版總營收的三分之一。出版產業基地(園區)匯聚了出版相關產業具有代表性和領先優勢的一大批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實現了優質資源聚集、先進技術聚集、優秀人才聚集,產業集聚效應和帶動效應日益凸顯,為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匯聚能量、積蓄力量,已成為推動出版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引擎,成為優質內容產業的孵化器和集聚地,成為出版融合創新的領航者和生力軍。下一階段,出版產業基地(園區)建設,希望從以下四個方面著力,做到四個走在前列。
基地(園區)要堅持走協同創新道路,促進各類創新要素的加速聚集與合理配置,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物資流,充分釋放創新、創造、創業活力。要完善有利于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的機制措施,引導入駐企業在內容創新、模式創新、標準制定、版權保護與開發等方面,提高自主研發運營能力,加快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AR/VR、5G等技術在出版業的深度應用,通過“智能+”,為出版業轉型升級賦能,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先導作用。要順應產業變革、發展新需求新趨勢,大力培育新興多元產品和業態,優化基地(園區)產業孵化平臺,完善支持政策,打造具有蓬勃活力和可持續成長能力的新興產業板塊,發揮基地(園區)引領出版創新融合發展的動力源作用。
基地(園區)要引導企業樹立精品意識,提高原創能力,構建精品生產傳播的策劃、運營、保障機制,不斷推出質量和功能俱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優”,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出版產品和服務。加快實施品牌戰略,以精品樹品牌,以品牌促精品,打造品牌項目、品牌工程、品牌企業,樹立基地(園區)的品牌優勢與特色,形成各類精品持續涌現、品牌價值持續成長的良好局面,不斷提升基地(園區)引導力、影響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當前,新媒體新技術深刻影響和改變信息傳播方式,數字內容產業邊界不斷擴大,跨界融合、IP運營越來越普遍?;兀▓@區)以其豐富的內容資源和先進的運營理念,越來越成為優質IP資源的重要來源地。要加強優質數字出版內容資源多層級、多角度、多渠道開發利用,向動漫、影視、藝術、教育、醫療、旅游、體育等相關領域延伸,完善技術、人力資源、投融資等配套服務體系,促進數字出版與相關產業的共融互通,著力構建以數字出版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生態圈,為基地(園區)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基地(園區)要引導企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正確處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價值導向引領與市場需求滿足的關系,堅守道德底線,不越法律紅線,推出更多有利于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產品和服務,推出更多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產品和服務,推出更多有助于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拓寬視野,培養健康情趣的產品和服務。要加強入駐企業的導向把關和內容管理,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制定完善相關考核獎懲制度。要強化信用分級管理,為優秀企業保駕護航,讓違規企業受到應有懲戒。要在加強自律、保護版權方面做好表率,走正路、行大道。
在出版產業基地(園區)建設方面,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指導意見,開展評估考核工作,加強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準入退出機制,推動基地園區提質增效,切實發揮對產業的孵化、集聚、提升和帶動作用。各地出版管理部門、基地(園區)運營機構要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完善支持基地(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出版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在行業立標桿,為地方文化和經濟建設增活力。
(未完見下)